教育学、心理学考研
0371-60904200 全国咨询热线服务
当前位置:首页 > 报考指南 > 专业解析 >

333教育硕士:教育心理学知识点-心智技能的形成过程

关键字: 时间:2021.10.06

天任教育

在线客服  联系电话:18003714525

以下是关于“333教育硕士:教育心理学知识点-心智技能的形成过程”的相关资讯,想要更详细了解更多考研培训机构的相关情况,可以咨询咱们在线客服老师!


教育心理学知识点:心智技能的形成过程

(一)安德森三阶段理论

1.认知阶段

了解问题的结构,即问题的起始状态、要达到的目标状态、从起始状态到目标状态所需要的步骤,从而形成最初的问题表征。

2. 联结阶段

学习者应用具体的方法来解决问题,主要表现在把某一领域的描述性知识“编辑”为程序性知识。知识的编辑是一系列的条件与行动能快速、流畅执行的一种程序性表征过程,期间将出现两个子过程:合成和程序化。合成是将一系列个别的产生式依次组合成一个前后连贯的程序;而程序化是指在执行这一程序的过程中,将逐渐摆脱对陈述性知识提示的依赖,在该阶段,个体可逐渐产生一些新的产生式法则,以解决具体的问题。

3. 自动化阶段

个体对特定的程序化知识进行深入加工和协调。此时,个体操作某一技能所需的有意识的认知投入较小,且不易受到干扰。不过高度自动化的程序也可能使人的反应变得刻板,因此安德森主张对某些程序保持一定程度的意识控制。

(二)加里培林的五阶段模式

苏联心理学家加里培林等人认为心智活动是通过实践活动“内化”而实现的,学生的心智技能是外部物中构成对活动本身和活动结果的表象,进而产生对活动本身和活动结果的定向。

1. 活动的定向阶段

这是一个准备阶段,即学生在从事某种活动之前了解做什么和怎么做,从而在其头脑中构成对活动本身和活动结果的表象,进而产生对活动本身和活动结果的定向。

2. 物质活动或物质化活动阶段

物质活动是指运用实物的活动,而物质化活动是利用实物的模象进行的活动,物质化活动是物质活动的一种变形。在该阶段应该先把活动展开,把活动分为大大小小的各种操作,指出其间的联系,然后再进行概括,使学生从对象的各种属性中区分出这一活动所需的属性,概括出进行这一智力活动的法则。

3. 有声言语阶段

这一阶段活动已不直接依赖实物或模象,而用出声的外部言语形式来完成活动。比如,在第二阶段如果给儿童实物来数数,这一阶段则取消实物,让儿童用出声的言语来进行计算,这样儿童不仅要对这个动作的对象内容进行定向,而且要对表述这个对象内容的词进行定向。

4. 无声的“外部”言语阶段

在该阶段,出声的言语开始向内部言语转化,是一种不出声的“外部言语”。这种言语的外在形式和内在内容对学生来说与出声言语没什么区别,所以,前一阶段所获得的概括、简化等活动的成果都可以直接转移到这一阶段来。

5. 内部言语阶段

在这一阶段中,学生凭借简化了的内部言语自动化地进行智力活动。这一阶段的特点是压缩和自动化。压缩是内部言语的特点。同时,整个过程不需要多少意识的参与, 可以达到自动化的程度。

(三)冯忠良的心智技能形成三阶段

1. 原型定向

了解心智活动的实践模式或原型活动的结构,主体掌握操作性知识。

2. 原型操作

把头脑中应该建立的活动程序和计划以外显的操作方式加以执行。

3. 原型内化

心智活动的实践模式向头脑内部转化。

开课通知
更多 >
  • 9月27日(星期日)9:00—17:30

    【龙子湖校区】教育学硕士周末班A班(9.27)

    听课